查看原文
其他

性教育写入未保法,禁忌和争议就不在了吗?

樊朔 爱与生命 2021-05-25

点我一下


“性教育”一词,首次被写进了中国法律之中。

10月17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新修订的法律规定,“学校、幼儿园应当对未成年人开展适合其年龄的性教育”。

2005年,刘文利辞去美国大学的教职回北师大任教,主编了《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并在北京多所打工子弟学校进行性教育课程实践。

2017年,这套性教育读本在网络上引发巨大争议。读本中“阴茎”“阴道”等专有名词以及被认为“露骨”的插图,将刘文利和她背后的北师大儿童性教育课题组推上风口浪尖。

重庆市永川区妇联和区计生集爱医院联合主办“心连心”亲子活动,让孩子们对生命的历程等有了直观了解

教科书尺度争议

2007年,刘文利和团队开始编写性教育读本,并在北京的一所打工子弟学校——行知学校开展教学实验。读本编写的依据之一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布的《国际性教育技术指导纲要》,这份2009年发布的文件认为,性教育包括身体权利、性别平等、人际关系、健康、福祉、尊严等内容。按照这一脉络,这套名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涵盖家庭与朋友、生活与技能、性别与权利、身体发育、性与健康行为和性与生殖健康六个单元。

2010年,读本一年级上册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起初,刘文利想把这套读本直接命名为“性教育”。出版社觉得“性教育”三个字太敏感,建议改为“性健康教育”。刘文利选择让步,她觉得性教育与健康教育的内容有所交叉,改为性健康教育也是可以接受的。但不久后,出版社又告知刘文利,“性”这个字太乍眼了,建议把“性健康教育”作为副标题。最终,这套出版的性教育材料被命名为《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

在这个读本中,用“阴茎”“睾丸”“阴道”等专有名词描述生殖器官;在描述生命孕育的过程时,插画和语言直观地描述了“爸爸的阴茎放入妈妈的阴道”“爸爸的精子进入妈妈的子宫”。

在开展教学实验的打工子弟学校,刘文利带着课题组成员给老师进行培训。一开始,即使他们向老师强调“这是传授科学知识”,但老师们还是羞于开口。刘文利让老师们在心里默念“阴茎”“阴道”等词汇,慢慢地、小声地说,然后老师们互相说,最后鼓励他们站上讲台说。

2017年2月底,杭州萧山高桥小学的一名家长将读本二年级下册中男女生殖器官的插图照片晒到网上,质疑学校发放的漂流读物《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尺度太大,在社会上引发了尖锐、持久的讨论。

“总有一天会这样。”刘文利早就预料到性教育读本可能引发的争议,所以在内容编写过程中慎之又慎,一个名词如何使用都会翻来覆去讨论。出版前,出版社编辑和课题组反复推敲插图和内容是否敏感。

一时间,有近百家媒体找到刘文利,希望对她进行采访。处在舆论漩涡中央,刘文利一一婉拒了采访请求,只是在课题组微信公众号“爱与生命”上发布了一篇回应。按刘文利的说法,课题组希望性知识能和其它科学知识一样,被自然、准确地传递给儿童,让儿童感觉到认识阴茎、阴囊、阴道、子宫等生殖器官,跟认识身体的其它器官一样,懂得这些器官很重要,应该保护好。

回应提到,读本已在北京市的18所民办打工子弟学校作为性教育校本课程教学材料使用。九年来的监测数据表明,“性健康教育对学生的成长产生了积极影响”。

江苏省苏州市金阊实验小学开展“青春期性教育走进小学课堂”活动

令刘文利意外的是,读本并非只在参与教学实验的18所打工子弟学校和一些偏远农村学校中使用。比如,爆料家长所提及的杭州学校将读本纳入学校的课外漂流读物。这次舆论风波中,也有很多声音支持课题组。青岛大学教授张北川在回复财新网采访时表示:“我看到读本中的一些相关的小片段,它不过是强调多元之间的互相尊重,特别是强调多数对少数或与众不同的包容。这样的介绍是符合要求的,它的专业性就是让孩子们建立尊重少数的理念。”

引发争议时,《珍爱生命——小学生性健康教育读本》共出版了11册,还差最后一册未出版。刘文利生怕读本夭折,没日没夜地修改、定稿,在3月底终于出版了最后一册。“最后一册出来后,我大哭了一场,像是完成了一项历史使命。”刘文利回忆说。

但是,争议还是有增无减。2019年1月底有人发表微信公众号文章,指责这套读本宣扬同性恋,引起有关部门关注,北师大出版社随即发表声明,“将组织专家认真研究网友所提意见和建议”,调整完善相关内容和配图。随后,《珍爱生命》读本被下架,并被要求对内容进行修改。

2018年10月由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的《珍爱生命——幼儿性健康教育绘本》也被有关部门要求修改,在2019年1月底一同被下架。这套绘本中有一册名为《彩虹心情》,封面是一道彩虹,“其实本意是形容孩子的心情像彩虹一样绚烂多彩”刘文利说道。在绘本修改阶段,这道彩虹被要求拿掉,原因是图片容易让人联想到同性恋的彩虹旗。

性教育是教育公平的重要指标

在刘文利看来,性教育的缺失会让孩子的成长遭遇很大的挑战。“一方面他们没有机会去认识性积极美好的一面,包括他们对自己身体的接纳,在未来的亲密关系中享受性的愉悦;在情感表达当中,因为没有机会学习,他们不会去表达感情,也很困难去建立亲密关系。”

2008年,教育部发布《中小学健康教育指导纲要》。纲要明确要求小学1~2年级学生应该了解掌握“孕育生命”“成长的基本知识”和“我从哪里来”等内容;在初中(7~9年级)阶段,学生应该掌握“识别容易发生性侵害的危险因素,保护自己不受性侵害”的知识和技能。纲要还规定了健康教育的主要载体课程为“体育与健康”,每学期应该安排6~7课时。

2011年,国务院发布的《中国儿童发展纲要(2011-2020年)》明确提出“把性与生殖健康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

但实际上,多数学校并未开设性教育课程。少数开设的学校往往将其纳入健康课程,与性教育有关的内容仅有1~2课时。201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要以青少年为重点,开展性道德、性健康和性安全宣传教育和干预”。但这一政策并未规定性教育的课时。

“性教育有敏感性,一个家长不同意或反对,性教育课程可能就在学校开不下去,校长也是抱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刘文利认为,在学校开设性教育课程,除非校长对性教育有着特殊的情怀,否则只能寄希望于行政指令。

刘文利希望,未来性教育能被纳入国家义务教育课程体系中。在理想状态中,性教育延伸到15年的基础教育阶段,在性教育当中培养孩子的价值观。“在性教育中,我们可以教孩子包容、尊重、平等、公正。这样的价值观有助于减少歧视,减少校园欺凌和暴力。”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将性教育纳入优质教育。刘文利认为,未来越开放、教育水平越高的家庭越有可能向孩子提供优质教育,包括性教育在内,而贫困家庭可能很难为孩子提供包含性教育的优质教育。长此以往,将造成新的教育不公平。

“把性教育纳入义务教育课程体系,是花钱最少、效果最好、回报最高的方式。”

本文来源:中国慈善家杂志(发布时做了部分编辑,原文可于“中国慈善家杂志”公众号查看)

作者丨樊朔
图片来源丨图虫创意、中国新闻图片网

图片编辑丨张旭
值班编辑丨邱宇

编辑丨罗方丹 刘文利

视觉丨Tenlossiby

排版丨韩艳梅
校对丨张昱凌
北京师范大学儿童性教育课题组 出品



 往期文章 
(点击图片或蓝字查看)
生理
生命诞生生殖器官/抠肚脐/月经
自慰/憋尿/勃起性行为
关系
分床/恋母/隐私爱情婚姻与生育
安全
隐私部位丨性游戏父女/母子相处
非意愿性关注儿童性侵害
绘本中的性媒体的性
儿童权利平等
性发展
0-6岁婴幼儿性发展婴幼儿性兴趣
小学生性发展(一)/(二)/(三)

性教育
家庭性教育幼儿园性教育中小学性教育
全面性教育儿童性教育及课程建设
性教育九大误区
读本课程
读本动态“儿童性发展与性教育”在线课程
“全面性教育”在线课程

性别
刻板印象生育与性别平等男性气质
摇滚乐队与女性职场性骚扰身材羞耻
LGBTQIA+
骄傲做自己LGBTQ+游戏测评
拒绝恐同校园暴力与性少数Les超话
出柜报告彩色的幸福与真实职场上的同性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